新材料研究中心核心团队

2017-01-04




课题组部分老师


马爱斌


工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

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 金属所所长

宿迁市河海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



1985于南京工学院(现东南大学) 获学士学位,1997年于 日本爱知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。于2001年~2005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等研究工作,并被评选为杰出访问学者(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项目)。长期从事材料制备、材料组织细化、微观组织与性能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


科研方向主要是结合材料成分和微观组织设计、通过超细晶强化的手段提高金属的强度和塑性,同时,研究大塑性变形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。并且,对超细晶粒金属的腐蚀行为进行评价,研发其防腐蚀表面处理技术。实验研究的材料包括铝合金、镁合金、铜合金和低碳钢铁材料等。超细化的加工手段包括热挤压、热轧、等通道转角挤压(ECAP)和高压扭转(HPT)加工等。另外,与相关企业合作,正在开展光伏材料的研发工作。


迄今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超塑性及高温变形机理研究”(59571004)、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基金“镁基复合材料高应变速率超塑性”、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“金属板料超塑性成形计算机预测及厚度应变控制” (BJ98005)和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“近海风电场维护设备和维护技术调研分析”( 2006BAA01A27-3)子课题“海上风机塔架的防腐技术”等十余项课题;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短纤维石墨双重增强铝合金”(B587011)、 “连续SPD制备大块超细/纳米晶金属的腐蚀行为、机理与控制(51141002)、国家“八五”重点科技项目(攻关)子课题“铝基复合材料活塞中试生产技术研究” (85-10-02-20)、科技部“九五”攻关重点项目“稀土在冶金及纺织中的应用”(99-A30-02-07)、江苏省“九五”攻关重大项目“高速车用增压柴油机复合材料活塞”(BG98011-2)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“形变热处理对多种金属丝材组织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”(BK99206)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。现已受理中国发明专利21件,其中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件、日本发明专利1件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,其中SCI收录百余篇。



江静华


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、高校 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,国家留学基金委“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”资助对象。1994年本科毕业于燕山大学,1997年获得浙江大学硕士学位,同年到东南大学任教,2003年获得东南大学博士学位,2005年进入河海大学,现任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党委委员、材料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。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(纳米/超细晶合金等)、金属表面强韧化与耐蚀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。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连续SPD制备大块超细/纳米晶金属的腐蚀行为、机理与控制”等8项基金项目,参加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“稀土在冶金及纺织中的应用”等课题20余项;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、 常州市人民政府奖教金、“中国科技论文在线”优秀评审专家等8个奖项;参与编写英文学术著作1部、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(其中SCI收录60余篇);申请发明专利20件(已授权10件)。

张凤臣

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2009年任教于河海大学,从事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教学、科研以及成果转化工作。主要研究方向有:水泥基材料耐久性,建筑节能材料,生态建材。承担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“863”计划、国家“十一五”科技支撑项目、国防科工委项目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、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等20余项项目的研究工作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。2011年被评为河海大学优秀班导师。

陈建清

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国家留学基金“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”资助对象。1995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,2004年毕业于江苏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,同年进入河海大学任教,2013.3~2014.3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特拉华大学访学一年。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连续SPD制备高速铁路用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显微组织控制”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“纳米CeO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”等项目,参加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“超强高韧超细镁合金的微结构特征与变形机制”等研究项目10余项;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,其中SCI收录10余篇,EI收录20余篇;申请发明专利12件,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7件,实用新型专利1件。

杨东辉

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,获理学学士学位,2001年和2005年在东南大学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。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,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。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,获韩国学术振兴会资助,赴韩国国立庆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2007年7月回国并在河海大学任教,现从事超轻型金属和金属超细晶块材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工作。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机械与航空系作访问学者。迄今为止,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;先后参加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;主持过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、常州市工业支撑项目等。连续担任第7、8、9三届多孔金属和金属泡沫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。


宋丹

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,国家留学基金“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”资助对象。主要从事高性能超细/纳米晶金属制备及其腐蚀与防护研究。2010年博士毕业于河海大学并留校任教,2011年入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(合作导师孙伟院士),2015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访学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6项项目;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,累积他引105次。 



首页 | 研究院 | 科研中心 | 核心团队 | 新闻资讯 | 招贤纳士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@宿迁市河海大学研究院 技术支持:仕德伟科技 苏ICP备15040418号 地址:江苏省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道901号南楼
网站建设仕网云智能建站